三、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人际关系学说(或人群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是为行为科学研究时期。
行为科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已经公认的行为科学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等。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进人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一)个体行为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方面的理论,可分成三类:(1)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理论等。(2)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2.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主要包括: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一Y理论”,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把马斯洛的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一项人类行为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
(二)团体行为理论
团体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并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团体可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也可划分为松散团体、合作团体和集体等等。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团体的目标、团体的结构、团体的规模、团体的规范以及信息沟通和团体意见冲突理论等等。
(三)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领导理论又包括三大类,即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等。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QQ群819878990,关注【安徽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