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德育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2.要求: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求:
a.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b.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c.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QQ群819878990,关注【安徽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