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 专业科目 >

2021年安徽军队文职历史学知识:汉赋四大家

2020-12-20 13:37:36 来源:中公安徽基层公职考试网
为各位考生做好备考2021年军队文职准备,安徽中公基层公职考试网为您提供军队文职备考信息考试信息,报名入口,岗位表,备考资料,福利待遇等信息,更多问题详询:1038910763关注安徽中公基层公职考试网随时随地查看各类招考资讯。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其中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位汉赋的著名代表人物——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1.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以及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有《子虚赋》《长门赋》《凤求凰》等。其中《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

2.扬雄

扬雄,一作“杨雄”。其本姓杨,扬雄好奇,特自标新,又改姓为扬,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扬雄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多识,十分喜好辞赋。自小口吃,不善言谈,但十分善于思考。年轻时,扬雄非常崇拜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外忧内患的汉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他自认为自己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为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于司马相如,后世将两人合称“扬马”。

3.班固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并且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由于班固性格宽容随和,平易近人,不因为自己才能出众而骄傲,所以得到了同学及士林的称赞。他父亲去世时,班固年仅二十三岁,但已具备颇高的文化修养和著述能力。他的著作《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

4.张衡

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在汉赋发展史中具有巨大贡献,在他作赋的生涯中,较全面地继承了前代赋家的赋心与表现手法。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张衡赋的代表作历来公认为是《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他同时也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科圣”。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QQ群830367667,关注【2021年安徽军队文职1群】,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热门推荐
2020年军队文职晒分查排名小程序 2020年军队文职面试专享宝典 教师资格证笔试打卡营 2020年军队文职考前冲刺体验课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