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 面试辅导 >

部队文职面试指导:求同存异,解决人际题型套路化问题

2020-09-02 17:10:02 来源:中公安徽省基层公职考试网

中公安徽基层考试网为您提供安徽省基层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关注安徽文职考试微信(ahwzks),随时随地查看各类招考资讯;

 

2020年军队文职公告汇总|辅导课程

2020年军队文职笔试成绩预约 | 安徽军队文职面试备考交流群

文职面试模拟题 |军队文职面试革新计划

 

文职人员面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为有难度的考试,因为该考试竞争十分激烈,稍有不慎就会惨遭淘汰。人际关系题型是文职人员面试中的重点考察题,甚至在很多地区的结构化面试中属于必考题型。但是,随着考生练习的人际题目越来越多,也渐渐进入了答题的舒适区,就造成答题时不再深入思考,进而在答人际关系题时就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情况,这样的套路化问题注定打不了高分。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分析。

一、存在问题

在文职人员面试中,考生所应用的“大众化俗语”已经成为了人际关系题套路化答题的首要问题。从字面意思上看,“大众化俗语”可以分成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大众化”,二是“俗语”。其中“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被人们所熟知、被人们进行常规化应用的,已经存在着显著的普遍性、客观性、从众性;而“俗语”则是在民间已经约定俗成,有着固定意义,用在固定场景的语句。面试官每场面试都会接触很多的被面试者,所以考生在面试的过程中若是应用过多的“大众化俗语”一定会被考官察觉,从而打低分。

例如,考官设定问题为“如何有效解决同事间的矛盾”的时候,考生通常会回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首先思考自己的错误,再去纠正他人的错误”等等,这些“大众化俗语”通常会在教材中反复出现,这也正是答题的套路化形成的根本原因,所以考生在文职人员面试中遇到了这种人际关系题的时候,通常会快速的检索大脑,这些已经被反复使用的“大众化俗语”便会脱口而出。

二、解决方法

求同存异,使“大众化俗语”变成“个性化语录”。考生在进行文职人员面试时,一定要避免使用或者直接杜绝使用“大众化俗语”。由于“大众化俗语”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模棱两可,而且考官对这些词汇和语句也十分敏感,那么在文职人员面试一旦遇到了人际关系题的时候,就一定要反复告诉自己不能够使用这些“大众化俗语”。要解决文职人员面试中关于人际关系提套路化答题,首先就是要求同存异,做到语言上“去大众化”。求同存异,就是要讲词句的意义保留下来,但是表述方式、表述内容、表示意境要有所不同。如果遇到了上文提到的“如何有效解决同事间的矛盾”之类的题的时候,不能够将一些“老掉牙”的词句脱口而出,而是要进行有效的转化,这里的方法有三。

第一,替换法。将一些“小众的经典语句”来替换“大众化俗语”,如上文提到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可以替换为“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如此一来,不仅考官不会厌烦这种语句,面试者自己的学识、修养也会在顷刻间放大。

第二,转换法。灵活的运用语言思维将语句进行转化,因为语句表述的转化可以保留语句原有的意思,也会使语言传达的意境改变。那么这里就可以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直接转化成自己的语句,类似于“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矛盾,但是大家能够相互沟通好、解决好也是无伤大雅的”。

第三,避重就轻法。如果面试者的语文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就可以采取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避而不言”。这里的“避而不言”不是“闭而不言”,不是让你“不说”,而是需要你“捡着说”,不要将这些耳熟能详,大家都烂熟于心的名言警句作为提升自己表述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救命稻草,因为这种救命稻草完全是“套路化”的,现在就需要抛开救命稻草,“破而后立”,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与面试官交流,有则言之,无则听之,错则认之,指则改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安徽文职考试 (ahwzks)

欢迎关注中公安徽基层考试网

更多资讯请查看 安徽军队文职考试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QQ群819878990,关注【安徽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热门推荐
2020年军队文职晒分查排名小程序 2020年军队文职面试专享宝典 教师资格证笔试打卡营 2020年军队文职考前冲刺体验课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