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 专业科目 >

2020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备考:片段阅读技巧之“例子”也具有迷惑性

2019-09-19 13:59:13 来源:中公安徽基层公职考试网

中公安徽基层考试网为您提供安徽省基层考试信息,备考资料。关注“安徽文职考试”微信,随时随地查看各类招考资讯;

 

2019年安徽军队文职考试资讯 | 2019安徽军队文职面试交流群

2019安徽军转干考试交流群|体检心理测试

【导语】军队文职考试中,面试是考试的一种考试方式,中公安徽基层公职考试网为考生们精心整理了面试相关的考试报考指南,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备考军队文职考试。 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军队文职考试题库资源,了解更多军队文职考试招聘信息,找到更多志同好友,请点击加入军队文职在线交流平台
在我们所熟知的片段阅读主旨观点题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题干中作者给出了观点,然后用某一个例子来佐证这一观点,于是就构成了常见的“总分”或“分总”式的行文脉络。久而久之,我们的同学往往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那就是只要看到文段中有关于具体事件的描述,就认为那是不足以重点关注的“例子”,并自觉题目的阅读难度下降,然后信心满满地选择了一个,看了答案之后才发现是错误的选项,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道例题:

【例】变与乱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凡是剧烈变动的时代,往往也是混乱失序的时代。不过,变与乱的结果往往差别很大:有些社会最终走过动荡的变革时期,逐步确立了新的体制和秩序;有些社会则缺乏变革因素的增量积累机制,无法形成新的体制和秩序,只能通过恢复旧秩序而结束混乱局面。晚明时代,几乎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新因素、新趋向,在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贫富分化、政局动荡、道德失范。换句话说,晚明时代虽然出现了一些不可逆的新变化,却未能引发根本性的制度变迁,终于在变与乱的交缠中走向灭亡。这段话意在说明:

A.变乱交织、无力变革是明朝覆灭的原因

B.变革往往带来混乱,同时也蕴含生机

C.晚明的灭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新旧制度往往是互相交替、互为因果的

结合我们前面说过的内容,很多同学在梳理完题干后,基本上就会排除掉A和C项,然后在B、D的纠结中选择了B。但很巧的是,这个题目选择的,恰恰是A项。来看解析:

【中公解析】A。文段的前两句话围绕“变与乱”的话题进行表述,同时利用转折强调了变与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即建立新的或回到旧的。第三句开始描述晚明时代的情况,第四句同意转述,说明晚明时代在变乱交缠中既没有确立新的体制秩序,也没有走向灭亡,因此和前文内容的话题内容不一致,故文段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的行文脉络,故答案应该选择A项。

上述题目中,很多同学往往在看到晚明时代时,就已经在心底默认为后文为具体事例,所以在阅读中甚至会出现不仔细阅读的情况,并因此认为后面是对前面的佐证。但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从“晚明时代”开始到句尾,其内容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例子”,因为其内容跟前文是不一致的,所以其实应该是在“变与乱”这个内容基础上的一个新话题,所以文段不能用前两句做为文段重点去转述主旨。

通过这道题我们会发现,“例子”其实指的应该是符合题干观点的具体事例,它的存在是为了佐证观点的合理性,但有时,即便文段描述了具体性的内容(比如某一事件),但无法为前文观点构成支撑、证明,所以就不适合再称之为“例子”,而应该是新的话题内容了。

在此要提醒各位同学,片段阅读的题干还是要做到尽量完整的梳理。毕竟,出题人的招数套路,真的是很多,也希望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中公安徽基层考试网

关注安徽文职考试微信,及时掌握考试资讯

更多资讯请查看 安徽军队文职考试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QQ群819878990,关注【安徽军队文职考试交流群】,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热门推荐
2020年军队文职晒分查排名小程序 2020年军队文职面试专享宝典 教师资格证笔试打卡营 2020年军队文职考前冲刺体验课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