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教材浪费现象严重,每年零售数量超过29亿册,总计约260亿元的中小学教材最后大多作为废品被回收。实际上,教科书的循环利用早已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找到应对之策。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推广教材循环使用,不进能够节约教育财政资金,减少学生家庭支出,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综合分析]
近年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在我国社会中形成共识,从空调调高一度、光盘行动、推出半份菜等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摒弃浪费陋习的有效举措。但反观到教材领域,不断上演的废旧教科书、教辅材料堆积如山的现象令人唏嘘不已。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我国教科书使用量越来越大,印制精美高档,如果不能进行循环利用,必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分析教科书循环利用的难点,一方面是产业链梗阻加大了供需匹配成本,导致循环利用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出于卫生消毒和不能随意做读书笔记的顾虑,致使废旧教科书难以重新进入课堂而产生浪费现象。更为重要的,购书已经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促进消费的必须,这种经济效益成为了教材循环使用的拦路虎。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ahlxks,关注【安徽遴选考试】,招考咨询,获取备考资料。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